本地交通事业发展路程

导语 提起漯河市的交通,市交通系统退休干部寇思民回忆起建国初期的情景感慨万千:“当时,国家经济落后,百业待兴。1949年,漯河仅有3条公路,窄而弯曲,晴通雨阻。1949年春,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,才由当时的漯河市人民民主政府组织群众抢修了郑信公路漯河段。”

  翻开《漯河市志》,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:1949年,全市没有一辆客车,用货车代替客车。全市仅有13辆私人商车参与货运,货运周转量为50.4万吨公里。上世纪60年代初,我市靠客车和“代客车”(卡车装上帆布篷和简易座位)共同支撑客运业。货运业相对发达,成立有两个货运车队,从事长途运输。由于种种原因,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,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缓慢。

  漯河交通事业的真正大发展是在1986年区划之后。当时,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,与地级城市相适应的各项基础设施亟待加强。同时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的浓厚社会氛围的形成,为漯河交通事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,漯河交通真正拉开了发展的新篇章。

  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间,漯河市先后投资20.45亿元(其中高速公路投资13.86亿元),改建了107国道、洛界线、漯叶线、许泌线等干线公路,三级公路升级为二级公路,四级公路升级为三级公路,形成以京珠高速和京深、洛界、漯双、漯叶、许泌等公路为主干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。与此同时,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,国有、集体、个体运输企业不断发展,运输结构趋向合理,形成了有序竞争的运输秩序。到2000年底,全市已有营运客车1098台,出租车1073台,经营线路189条。2000年客流量为2585万人,客运周转量为105011万人公里;货运车辆为3757辆,货物运输量为1345万吨,货物周转量为105585万吨公里。公路运输业已成为漯河的主要运输方式。

  当漯河跨入21世纪的时候,科学地筹划了“绕城道路成环状、出口道路见形象,县县通高速、乡乡通二级、村村通油路”的交通发展前景,提出了建设全省交通强市的奋斗目标,先后开工修建漯驻、漯周、漯平高速公路。同时,与国家铁路网发展相接轨,对漯阜铁路进行全面技术改建。

  2002年新年刚过,市委、市政府果断决定,将2002年确定为漯河市“公路建设年”,一场公路建设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。漯河围绕拉大城市框架和小城镇建设做文章,干线道路和地方道路齐头并进,当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近12亿元,建设干线公路165公里,建设县道二级公路113公里,建设乡村道路565公里。2003年,我市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“三农”问题上,突出“三个优先”,即优先考虑扶贫项目,优先考虑农副产品集散,优先考虑路网循环效益,以开工修建漯平高速公路为龙头,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,使公路不仅穿城过市,还要连乡接村,全年全市交通建设实现投资8.19亿元。2004年,漯河又提出了创“第二个投资高峰年”的工作目标,全年投资力争突破10亿元。目前全市拥有高速公路71公里,国、省道321公里,县、乡公路2663公里,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已达116.7公里,超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水平。截止到2003年底,全市营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560辆,全市公路运输日客运周转量为291万人公里,货运周转量315万吨公里,分别是1986年的16倍、4倍和17倍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